微藻細胞分析新技術:RTCA

細胞分析檢測技術

當前,傳統的微藻細胞學檢測方法主要包括:?MTT/WST法、免疫熒光檢測、質譜分析、流式細胞術、高內涵分析等,這些檢測形式多是終點檢測法,僅給實驗提供一個最終結果,無法實現全程微藻細胞動態(tài)信息采集;而且大部分需要標記和破壞細胞。

然而,科技在進步,技術在革新!隨著電子技術在生物學研究領域的拓展應用,傳感器阻抗技術在微藻細胞分析中的應用具有其特有的優(yōu)勢,使得目前的微藻細胞分析檢測技術正走向實時無標記全自動的發(fā)展時代!

細胞分析檢測技術
微藻細胞分析檢測技術

什么是RTCA?

RTCA,即實時無標記細胞分析技術。(Real Time Cellular Analysis,RTCA)

該技術采用特殊工藝,將微電子細胞傳感器芯片整合到表面適于微藻細胞貼附與生長的細胞檢測板的底部或細胞浸潤遷移板的微孔膜,用以構建實時、動態(tài)、定量跟蹤微藻細胞形態(tài)和增殖分化等改變的細胞阻抗檢測傳感系統。當貼壁生長在微電極表面的微藻細胞引起貼壁電極界面阻抗的改變時,這種改變與微藻細胞的實時功能狀態(tài)改變成相關性,通過實時動態(tài)的電極阻抗檢測可以獲得微藻細胞生理功能相關的生物信息,包括細胞生長、伸展、形態(tài)變化、浸潤及遷移、死亡和貼壁等。

RTCA檢測原理

微電機陣列生物傳感器
微電機陣列生物傳感器
每個孔1200多個電極均勻分布,覆蓋板底80%的面積
每個孔1200多個電極均勻分布,覆蓋板底80%的面積
RTCA實時動態(tài)檢測VS終點檢測法
RTCA實時動態(tài)檢測VS終點檢測法

 

RTCA應用領域

RTCA應用領域
RTCA應用領域

(一)微藻細胞增殖檢測

(二)化合物及細胞因子介導的細胞毒作用

(三)細胞遷移及浸潤檢測

(四)細胞質量控制

(五)細胞粘附及伸展檢測

(六)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檢測

(七)細胞與細胞相互作用(共培養(yǎng))

(八)病毒介導的細胞病變(病毒CPE)檢測

(九)NK細胞介導的細胞殺傷作用檢測

(十)藥物篩選應用

(十一)藥物心肌細胞毒性檢測

RTCA技術優(yōu)勢

1、無需標記

(1)可以節(jié)約因標記帶來的時間和花費

(2)不改變研究對象的性狀,使研究過程更為簡便及實現自動化

(3)不需要知道明確的作用靶點,可實現多功能的檢測?

2、實時動態(tài)監(jiān)測

(1)高質量、更多的信息量

(2)動態(tài)實時檢測及數據收集?

3、持續(xù)的細胞質控

(1)保證實驗細胞質量?

4、非創(chuàng)傷性的檢測

(1)更接近生理狀態(tài)

(2)檢測后的細胞還可用于其他的檢測方法?

5、準確性高,可針對不同通量檢測

 

 

Related Posts

光語的工廠廢氣養(yǎng)藻系統方案取得巨大成功 Read More

固碳效率堪比36棵樹的微藻設備,你見過嗎?

  固碳效率堪比36棵樹的微藻設備,你見過嗎?   項目背景   碳中和碳達峰是當下我國減碳的重要目標,而目前,碳中和行動仍主要集中于電力、能源、化工等高碳排行業(yè),多采用源頭減排手段實現減排目標,除此之外,我國高度重視CCUS(碳捕獲、利用及封存)技術的發(fā)展,然而其由于存在發(fā)展遲緩、推廣難度大等問題尚未成為碳中和的主流策略。是否能夠有一種CCUS技術能夠更廣泛地應用于城市等更多場景中,而為碳中和目 […]…

Read More

米氏凱倫藻的毒性與生態(tài)威脅及其科研價值

每當沿海水域泛起詭異的紅色,人們總會聯想到赤潮帶來的生態(tài)災難。作為赤潮的主要“肇事者”之一,米氏凱倫藻(Karenia mikimotoi)確實給海洋生態(tài)系統帶來嚴重威脅。但鮮為人知的是,科學家們正在將這些“海洋殺手”轉化為寶貴的科研資源,為醫(yī)藥、環(huán)保等領域帶來新的突破。…

Read More

微藻是自然界的固碳先鋒,也是資源循環(huán)利用的一把手

在廣袤的海洋、湖泊、鹽堿地甚至沙漠中,有一種看似微不足道的生物——微藻,正以驚人的效率默默守護著地球的生態(tài)平衡。它們是光合微生物,通過吸收陽光、二氧化碳和水,將空氣中的“溫室氣體”轉化為氧氣和有機物。微藻的崛起,不僅為人類提供了可持續(xù)的資源,更成為對抗氣候變化的“綠色武器”。…